研究所專欄

搖完後,留下了什麼?:九二一大地震20週年報導

編輯:羅達中博士生


劉晉良碩士生

今年適逢九二一大地震的20週年,因此在此次的專欄文章中,我們將會簡單介紹九二一大地震對於臨床心理的影響(尤其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於國內的發展),並且透過系上的陳淑惠老師以及目前正在進行九二一大地震相關研究的碩士生黃蓉的訪談,來瞭解臺大心理系之於九二一大地震的重要性,以及20年後的今日,九二一大地震對於人們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芮氏規模七點三,震央在台灣中部集集鎮內的大地震搖晃了長達102秒,搖醒了臺灣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重視,也開啟了臺灣的災難心理衛生元年。當時,政府緊急成立了「九二一地震救災督導中心」以及隨後成立了「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隨後也邀請黃榮村教授以政務委員身分,出任執行長,而臺大心理系則是快速成立了「九二一災後心理復健小組」,並在震後幾天,由擔任召集人的吳英璋教授為首,協同徐嘉宏教授、朱瑞玲教授等系上老師以及系內的研究生們抵達了傷亡人數最多的東勢,開始為當地的災民執行緊急的危機介入,而留守於臺北的老師及同學則是應用了贊助的資源開設免費心理諮詢專線,提供緊急狀況的人可以有即時的舒緩,同時間也快速翻譯國外災難心理相關文獻,並且撰寫文章及刊物,協助了災難心理知識的推廣,也讓國內的實務工作者得以依循國外當時既有的知識來進行介入。

地震災後的物質以及生理的重建復原是快速可見的,但是心理層面的療傷與康復卻是一條漫長且複雜的過程。為了處理災後的心理創傷以及可能造成的創傷後壓力異常反應,系內的吳英璋老師與陳淑惠老師及其學生等人,持續並長期的在東勢、埔里等災區較嚴重之處研究、關懷與照護。在短期方面,陳淑惠老師與吳英璋老師等人(Chen, , Hung, Lin, & Tseng, 2002)發現,震後3個月,對比低受災區(臺北),高受災區(臺中與南投)的成年人確實出現比較多的身心反應以及比較高的創傷後心理症狀。其中也特別觀察到對比於男性受災者而言,女性受災者更容易產生身體健康程度以及心理/精神層面的症狀,然而女性也同時察覺身處人際關係中的正向轉化(林耀盛、陳淑惠、洪福建、曾旭民,2005)。震後一年仍可以觀察到,伴隨著當初遭遇的地震強度(Dose effect of earthquake exposure),在孩童以及女性身上觀察到較多的PTSD症狀,此外在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與孩童中展現出的症狀模式也有所差異(Chen, Lin, Tseng, & Wu, 2002)。不過相對應發生在孩童與青少年中的PTSD症狀,在兩年過後,有逐年下降的趨勢(Chen & Wu, 2006)。而在921大地震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社會心理議題中,陳淑惠、林耀盛、洪福建、曾旭民(2000)的研究也指出建構創傷集體記憶是災後重建工作的重要一環,更重要的是探討經歷創傷後個人自我以及身體社會心理的改變與轉化過程。而男女的性別差異也著實地影響到了其對於客觀的災難暴露程度或主觀的威脅程度所導致的青少年創傷後壓力反應,尤其著重於幫助青少年處理有害的社會關係更可以有助於災後的調整(吳治勳、陳淑惠、翁儷禎、吳英璋,2008; Wu, Chen, Weng, & Wu, 2009)。

在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經歷數年之後,行政院衛生署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災難心理衛生的應對機制,隨後也在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其中包含了1.建構災難心理衛生重建計畫,從急性、亞急性到慢性的一系列系統;2.設置社區心理衛生服務中心,建構完整的工作策略與範疇;3.自殺防治宣導的重視;4.災難心理衛生專業訓練的培育…等方式,將災難心理衛生的發展更加紮根且完備。政府之所以可以建立起這套機制,過程中有許多功不可沒的推手,而其中一位便是目前仍在系上服務的陳淑惠老師。

「在最初期,其實是朱瑞玲老師的一句話敲動了我,因為他們非臨床組也走到了第一線去服務,而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特別記得,他說他在做臺灣的專業志工。」娓娓道來當初參與救災活動時的初衷。身為協調人的陳淑惠老師,在當時高壓、情緒高張的氛圍之下,不斷地從中協調國內外及國內有關九二一地震及災難心理相關的事項,而「專業志工」這份認同,便是讓淑惠老師得以穩定行事的一顆定心丸:「這個(專業志工)高度很高,就不會受到情緒的影響。」

雖然主要是在負責許多行政事項以及協調、分派工作,淑惠老師也有前往第一線去瞭解跟協助當時災難的心理危機介入,而許多的場景跟故事都是讓老師印象深刻的:「有些場合的故事讓我立即起雞皮疙瘩的,去到那邊就聽到老師說那是學生宿舍,當夜住了很多學生,但那個學校沒有任何死亡的學生,好像是因為帶頭的老師喊跑某一邊的樓梯,而那邊剛好是安全的,如果那天他們跑了另一邊,那可能學生或老師都…」而這些種種的故事跟回憶,讓老師開始更加認為臨床心理專業應該要在這個災難之下為臺灣多做點事情,並且讓別人看到我們所做出的舉動,因此促使了淑惠老師開始針對九二一大地震的災民進行相關研究,並發表於國外的期刊之中,為這樣的災難留下了相關的「學術證據」。

經歷了20年後的今日,雖然臺灣已於災難心理相關領域有了一些成長,但在專業跟人才的部分,淑惠老師仍認為有許多空間可以努力:「專業的累積太少、人才不足,而社會在人才的培育上可以更加油。」可見,這部分仍是國內需要耕耘之處,而現今也有許多新生的學者仍對於此感到好奇,並投身於其中,就讀本系的碩士生黃蓉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拜訪居民的過程中,總是受到許多熱情的款待。」面對埔里居民的反應,讓同樣身為南投人黃蓉感到又驚又喜,但也是這樣實際的接觸,才讓她得以瞭解到當地居民的看法:「對於九二一地震,大家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對自己的生活影響不大,只是從此以後,一些風吹草動便想逃出室內;有人認為經歷九二一大地震,親眼看到大自然的力量,也是很難得的經歷;也有人從九二一後,與伴侶從此生死相隔,過了20年辛苦的日子,如今對生命已不再抱期望。」

         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追蹤研究訪談合影

20年前,九二一大地震不僅撕裂了臺灣這塊土地,也撕裂了許多人的心,而在這20年的期間,心理學家第一手的深入當地,透過真實的互動與接觸,將每一個當事人受傷的心好好的撫慰跟陪伴著,並且將每一筆資料都小心翼翼地保存再消化,成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基石。真實的幫助,並一起走過,使彼此更加成長、茁壯。

參考文獻:

Chen, S. H., Hung, F. C., Lin, Y. S., & Tseng, H. M. (2002). Trauma and Psychosocial Aftermath among High- and Low-Exposure Adults Three Months post the 921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2), 167-188.
Chen, S. H., Lin, Y. H., Tseng, H. M., & Wu, Y. C. (2002).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ne Year after the 1999 Taiwan Chi-Chi Earthquak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25(8), 597-609.
Chen, S. H., & Wu, Y. C. (2006). Changes of PTSD Symptoms and School Reconstruction: A Two-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ter the Taiwan 921 Earthquake. Natural Hazards, 37(1-2), 225-244.
Wu, C. H., Chen, S. H., Weng, L. J., & Wu, Y. C. (2009). Social Relations and PTSD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n Earthquake-Impacted Adolesc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2 (5), 451-459. [SSCI]
吳治勳、陳淑惠、翁儷禎、吳英璋 (2008)。台灣九二一地震災難暴露對青少年創傷後壓力反應及社會關係的影響之性別差異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0(4),367-381。[TSSCI]
林耀盛、陳淑惠、洪福建、曾旭民 (2005)。差異的聲音:不同性別震災受創者心理社會反應之比較分析。臨床心理學刊,2(1),31-40頁。
陳淑惠、林耀盛、洪福建、曾旭民(2000)。九二一震災後受創者社會心理反應之分析--兼論「變」與「不變」間的心理社會文化意涵。社會文化學報,10,35-60頁。